当前位置:

25天酿出《故乡的酒》

来源:邵阳晚报 编辑:redcloud 2009-03-07 15:23:49
 
—分享—

    中国隆回网3月7日转《邵阳晚报》编者按  邹清华,广州音派文化传播公司特邀作曲、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隆回县文化馆支部书记。自从2006年创作《隆回恋歌》以来,相继又推出了《我是魏源故乡人》、《七月的花瑶山寨》、《梦回桃花坪》等本土原创音乐作品。最近,他和他的创作伙伴们又推出了本土创作的新歌——《故乡的酒》。 

刘淮保深情演唱《故乡的酒》

     2009年2月15日,北京浏阳河大酒店中,一首《故乡的酒》勾起了众多北漂游子的思乡情绪。这首由我国著名隆回籍词作家、湖南省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金沙作词,隆回县青年曲作家邹清华作曲,男高音歌唱家、邵阳学院音乐系主任刘淮保演唱的《故乡的酒》受到了众多观众的喜爱。少有人知道的是,这首歌从创作到定稿只用了短短25天的时间。

 

 

 

{Ky:PAGE}     酒桌上的思乡感慨

 

 

    2008年12月,著名词作家金沙从长沙回到老家隆回金石桥过年。12月19日,同样是金石桥人的隆回县文化局局长张晗约金沙小聚。
酒过三巡,大家互相聊起生活在外的经历,感慨万千。说着说着,金沙就念出了一首词:“喝过的酒啊万万千,只有故乡的酒最香甜。不是我生来爱喝酒,只是因为太多的往事与这酒相连”。

张晗(中)、金沙(右)、邹清华(左)探讨音乐创作    

    这首词一下子触动了张晗内心的某根弦,在文化局工作多年锻炼出来的敏感性让他觉得这是一首不错的词。“这首词它很好地表达了外面的人是怎样思念自己家乡的”,张晗告诉记者:“刚好又符合了我们隆回县县委政府的工作思路:请老乡,回故乡,建家乡。”
饭后,张晗马上叫来借调在隆回县文化局业务股工作的本土作曲家邹清华,让他以最快的速度给这首词作曲。
    邹清华接到这个“命题作文”之后,便开始酝酿。为了领会词作者的精髓,找到创作的突破口,他一遍一遍地朗诵歌词。“那段时间,只要有空,我就会去朗诵。” 这样过了几天,创作一事还是没有进展。

 

 

 

{Ky:PAGE}     一缕阳光的灵感

 

 

    12月25日中午,下了班的邹清华从办公室出来,边走边想着作曲的事,正准备回家吃饭的他却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文化馆的门口。于是他临时决定暂时不回家,想到音乐教室弹弹钢琴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灵感。
    邹清华跑到三楼的音乐教室,打开门,走进去,坐到钢琴面前,打开琴盖。刚想弹,发现钢琴的右上角洒着一缕阳光。钢琴通常是不能被阳光直射的,平常很少看到阳光洒在钢琴上的场景。
    他打开脚下的烤火炉,顿时一股温暖流遍全身。 “当时,气温是很低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那缕洒在琴键上的阳光,觉得特别温暖,顿时觉得很兴奋,感觉所有的音符都涌现在了我脑海中。”
灵感来了,他顺手就弹。一弹,觉得很不错,旋律非常美,很符合词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适合高潮部分的旋律,于是他马上把它们记录下来,高潮部分就这么定下来了。
   “ 一般的人作曲都是按顺序先谱前面,再谱后面的,这次我相反。”邹清华介绍道,高潮部分出来之后,他就一鼓作气地把前面的旋律也谱了出来。初稿出来了,前后只用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曲子全部谱出来之后,邹清华才想起自己还没有吃中饭。回到家里吃过饭,又修改了几个小地方。
    晚上10点多,他迫不及待地给词作者金沙打电话,跟词作者进行沟通。拨通金沙的电话,把手机放在钢琴上,邹清华一边弹钢琴一边唱。唱完之后问金沙怎么样,金沙听了之后非常满意。
    第二天,邹清华来到局长办公室,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刚好局长张晗以及其他的局里领导都在,邹清华就把写好的歌唱给他们听,张晗听了之后,也觉得特别好。
    张晗告诉记者,他听完这首歌的第一感觉就是框架特别好,曲作者非常完整地表达了词作者的情感,领会了词作者的写这首词的意图,“这也是老百姓喜欢的”。

    张晗接受湖南经视采访

 

 

 

{Ky:PAGE}     艰难的修改过程

 

 

    初稿定下来之后的第二天,12月27日,刚好星期六,邹清华坐车来到邵阳学院,找到曾经在音乐上给予了他很多指导的刘淮保老师,邹清华想听听他的意见。
    在邵阳学院的音乐教室里,邹清华和邵阳学院音乐老师赵斌合作演唱了刚刚谱好的歌曲。唱毕,刘淮保就跟邹清华说:“不错,这首歌我来唱好了。”
    之后,他们一起修改曲子,几个人凑在一起修改了很久,没有多少收获,邹清华只得回到隆回。12月31日,元旦假,为了更好地完善歌曲,邹清华决定去长沙找词作者金沙进行进一步的沟通。
    从长沙回来,邹清华还是觉得不满意,喜欢完美的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但是又不知道怎么去修改。于是他把曲子放在一边,不去想它。
    十几天后,1月12日,邹清华再一次来到邵阳学院。这时邵阳学院的新录音棚刚刚装修完毕。在录音棚里试唱完毕后,刘淮保建议改动一下歌曲的开头,使歌的前后部分衔接得更好。
    “这一修改使歌曲听起来顺了很多,以前存在的问题是后面比较时尚,前面个别地方感觉有点俗。”邹清华告诉记者,那晚从邵阳学院出来之后,他一个人又在宾馆里修改到凌晨三点多,然后就正式定稿了,“当然,后面进录音棚的时候也有一些修改,但那是很小的了。”

 

 

 

{Ky:PAGE}      演出前的小意外
    正月初二,正在老家过春节的邹清华接到张晗的电话:“正月十四要去长沙演出。”邹清华马上把这一消息告诉刘淮保,刘淮保又马上通知赵斌,要他做伴奏带。
    当时,赵斌正在长沙过年,刚在家里待了几天,而且初五又要随学校去外地招生。为了不影响演出,赵斌初四从长沙赶回邵阳,准备初四晚上工作一个通宵,初五下午随学校去外地招生。
    正月初五上午11时,在赵斌辛勤工作了一个晚上之后,伴奏带终于做完了2/3,正在他为自己的成果开心时,咔嚓,没电了,一个通宵的辛勤工作付诸于流水。
    怎么办?赵斌下午三点就要坐火车去外地,而且一去就是半个月,由赵斌来做伴奏带已经不可能了。去长沙做的话花费很大,而且通常做一个伴奏带的时间也要十天左右。如何选择?张晗当即决定:去长沙做伴奏带。
    正月初八,伴奏带做好,金沙陪刘淮保到长沙进录音棚正式录音,准备演出。邹清华留在家里筹备演出的前期工作。“他们录音的时间是下午三点到七点,这段时间我一直在等他们的电话,就像在等待出生的孩子一样。”下午七点多,邹清华接到电话,录音很顺利,心里踏实了。

 

 

 

 

 

{Ky:PAGE}     “酒香”远飘北京
    2月7日,阴历正月十四上午,《故乡的酒》由刘淮保在长沙南方明珠大酒店正式开唱,前来现场的观众反应很不错,还有很多人要求刘淮保现场教唱。隆回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当即决定,将《故乡的酒》这份浓浓的乡情送去北京,送给离乡的游子。
    2月15日,他们继续北上,在北京的浏阳河大酒店中进行了演出,同样获得了好评。
中国路桥文工团的青年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通俗唱法客座教授肖婵娟说:“作为身在北京的隆回人,《故乡的酒》饱含乡情亲情的歌词,意境优美的旋律,加上刘老师富有磁性的演唱,让我听得如痴如醉,仿佛将我带回了家乡,带到了亲人面前。这首歌,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在邹清华的音乐博客上,一位网名叫“飞絮”的网友留言:我们需要一种声音,来自故乡的声音,这种声音能让我们心系故土,《故乡的酒》就是这样一种声音。
   

 

 

 

 

  


 

来源:邵阳晚报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隆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