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与家乡(外一篇)(散文)◎周琦
大概在每个人心里,家乡都是世外桃源般的存在,好像与其它地方相比,总觉得家乡的天格外蓝些,云格外白些,山格外青些,水格外绿些。每每提及,心中总少不了涌起一些自豪和怀念,在家里时未必觉得家有多好,在外面呆的时间久了,才知道,那些让自己深夜也无法入眠,且日益浓厚的情感,叫做思乡。
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便由奶奶带着在外面租房读书。直到现在高中毕业,已经有九年的时间。小学初中的时候,每逢寒暑假便会回老家去,可是升了高中,时间紧了,就连节日都无法回去,只有到过年才能回到暌违已久的家乡。
久而久之,对家乡和家乡人越来越陌生,小时候听过的那些古老而有趣的故事也全都被时间渐渐冲刷干净。于我而言,家乡已经完全变成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不知道它这几年发生了什么变化,有几个孩子出生,有没有老人故去。我也不熟悉读书的这座城市,城市尽管不大,但人与人之间总是疏离的,人们总喜欢把自己锁在房子里,锁在车子里,锁在手机里。不像农村,只要一个茶余饭后的功夫,便能从任何人嘴里,把整座村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打听清楚,总觉得这样的农村聒噪却温暖一些,那是城市永远无法超越农村的地方。可惜啊,我把家乡变成了远方,原来的远方却仍是远方。这么一想,就格外怀念小时候呢,那是我与家乡最亲密的一段时光。
念小学的学校离家远,要走一个小时的路才能到学校,但是从来没有觉得路途遥远过,相反,我觉得花在上下学路上的那段时间,是一天里最快乐的时间。
学校八点半上课,村里的小伙伴常常六点多就醒过来,然后背着书包结伴去学校。那时的夜晚很长,也格外黑,没有月亮的夜晚,那是真正的伸手不见五指。但是如果有月亮,月亮便亮的吓人,把每个角落都照得清晰可见,如同天蒙蒙亮时的白昼。夏夜的清晨六点,天已经开始亮起来,乡间的小路,通常一边是房屋,一边是水或者是山。我们走在路上,清晨特有的沁人心脾的清风,便携带脉脉的溪水,还有树木和泥土的清香拂过来,钻过书包,钻入衣角,于是整个人都清爽畅快起来。
那时候童心还没被繁琐的生活消磨,我们一路给对方起着各种奇怪的绰号,稚气未脱的声音唱着从大人那里学来的儿歌,这里看看,那里踩踩,一个小时的路程可以被我们拉长到两个小时。乡下小路多,四通八达的,我们每天都要研究出一条新的路线去学校,有时是布满荆棘的山路,有时要淌过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流,反正越是复杂弯曲的路越受小孩子的喜欢。平坦宽阔的大路是给没有冒险精神,又时时刻刻在赶时间的大人们走的,孩子们才不屑于走那种路呢。
放学后可以浪费在路上的时间就更长了,只要赶在一帮拨小孩子到家的时候到家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常常凑齐一拨人一起在路上玩。最好玩的是秋天,那时稻谷已经收割,田里到处都堆着一摞一摞的草垛,我们最爱做的事就是从高高的田埂上跳下去,摔到草垛上,满嘴都是稻苗的香味,这种游戏好像永远也玩不厌,小孩子们总是排着队,一个接一个地跳下去,又从小路绕上来,再跳下去,永远有着用不完的精力。我想,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才是世界最生动有趣精彩的样子吧,大多数的人在孩童时期那种看世界时充满灵气的眼睛,还有充满好奇和探索的心,在成为大人后已经丢失了,这是挺遗憾的一件事。
小时候怕很多东西,怕虫,怕蛇,怕黑,怕太多的家庭作业,怕妈妈不让自己出去玩,怕被小伙伴们丢下,想着快点长大吧,长大了就什么都不怕了。可是长大了,怕的东西却好像更多了。处理不好的人际关系,工作的不顺心,朋友的疏离,一日三餐,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有很多很多的生活琐事,都让我们不想面对。有什么办法呢,你已经长大了,这是你用时间给自己换来的一切,不能逃也不能丢。
而记忆里的童年和家乡啊,请你记住,不论走到哪里,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一定要在脑海里给它们留一席之地,那是你很苦很累想放弃时,给你以慰藉的远方。
来源:隆回新闻网|0
作者:周琦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