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时刻讯(记者肖祖华通讯员杨贵新肖鹤洲)“组织安排我来到东山村扶贫,东山村就是我的家,村民就是我的家人,东山不摘掉贫困帽我誓不下山。”
这是隆回县民政局驻六都寨镇东山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邹旭中第一次来到东山村时立下的誓言。
主动请缨上东山
“出门就爬坡,地陡山多光棍多”是东山村的真实写照。东山村位于隆回县六都寨镇西南部,最高海拔1370米,距县城58公里。全村下辖23个村民小组,共448户177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5户332人,贫困户占比19%。
邹旭中从部队退伍后转业到隆回县民政局, 2017年,县民政局在该村驻村扶贫。2018年是东山村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县民政局对东山村驻村扶贫工作队进行了改组。邹旭中主动请缨,经层层遴选,成为东山村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
“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真正把我们当亲人”。为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邹旭中通过“自己入户走访送一点、单位尽其所能出一点、动员社会亲友捐一点”的方式,先后筹集爱心资金1.5万元,为东山村26名特困留守儿童量身购买了一套新衣服和生活学习用品,对全村60岁以上老党员进行了看望慰问。
76岁的贫困户阳松柏,意外摔断肋骨住院,家人打算变卖自家圈养的土猪换取医药费,邹旭中知道情况后,提前自筹资金以高于市场价预付了猪肉款2300元,送上慰问金500元。贫困户段吉良双腿高位截肢,一级残疾,生活全靠轮椅支撑,由于使用频繁轮椅破旧无法使用,按照政策规定一般3年更换一次,为了解决老段的燃眉之急,邹旭中积极协调残联,主动向有关领导反映情况,及时为他提前申请了新的轮椅并由扶贫队员亲自送上门,摸着崭新的轮椅,老段逢人就夸扶贫工作队不是亲人但胜似亲人!贫困户陈端凤、陈许成,五保户高金保等7人是村里的特困户,在加大帮扶力度的基础上,邹旭中为他们每人争取临时救助5000元,用于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解决最迫切的现实问题。
东山村就是我的家
摸准实情,找准穷根定出路。因山高路陡,道路泥泞难行,邹旭中磨破了3双鞋子,2次扭伤踝关节并闪了腰。通过走访,邹旭中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倾听了他们的心声,听取了他们对脱贫致富的意见和建议;因户因人做了38场次政策宣讲,现场为村民答疑解惑;开展“启智扶志”教育50次,着力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入的调查摸底,邹旭中掌握了村情,了解了民意,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找准了东山村的“穷根”,有针对性的制订了脱贫工作计划,明确了驻村工作思路和帮扶工作的着力点、突破口。
脱贫摘帽,关键在于抓好党支部建设和党员队伍。邹旭中以抓好党支部建设为己任,做到两个“狠抓” 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东山村。建立健全了会议、学习、党日、党课、党务村务公开、党员目标管理、村规民约等制度。开展了“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动力、把东山村建得越来越好”,“作风建设、我当先锋”,“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等教育活动,使党员、村组干部坚定了政治立场、端正了思想态度。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东山村脱贫,邹旭中以全国旅游重点扶贫村为牵引,以增强东山村稳定脱贫能力建设为重点,将扶贫资金和资源配置到基础设施条件改善的项目上来,因地制宜实施水、电、乡村道路、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扶贫一个项目,促进一个片区民生得到改善的目标。通过艰苦努力和,东山村安全人饮工程和农网改造覆盖全村1778人;修建村组通达公路31.5公里、通畅公路8.85公里;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带动贫困户7户33人脱贫致富;“输血”与“造血”并举,注册成立农民合作社6家,旅游公司1家。乡情生态水产养殖合作社养殖泥鳅20亩,草鱼2500尾,栽种莲藕5亩,带动5户贫困户17人增收;怡园樱桃种植合作社计划栽种樱桃500亩,已栽种200亩,带动9户贫困户48人增收;隆回绿康杨梅种植专业合作社栽种早、中、晚杨梅100亩,杨梅挂果销售后将带动20户贫困户34人增收;绿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内放养土鸡5000羽、竹鼠100对、开发天然鱼塘20亩,带动5户贫困户16人增收。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60万元修建游泳池和水上乐园,正引领更多的贫困户踏上脱贫致富路。
邹旭中驻东山村扶贫以来,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已实现57户253人脱贫。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来源:隆回新闻网|0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