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新闻网讯10月30日,隆回县七江镇建华村9组63岁的赵平秀早早起床,忙完家务,8时准时赶到村里袁聪玲的美智丹皮具厂上班,在这里每月能领到3000多元的工资,大大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
赵平秀的丈夫患有心脏病、支气管炎、脑血管硬化等疾病,她自己身体也不好,大大小小的病压得一家人喘不过气来。自2016年起,她就在袁聪玲的厂里上班,既能照顾家庭,还能挣到工资,家庭状况开始好转。
说起袁聪玲,村里人都伸出拇指夸,她创业成功后不忘带动村里人致富,有4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她那里工作。
袁聪玲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河北卖衣服,后来又卖包,走街串巷,不知道磨坏了多少双鞋,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质。
2001年,袁聪玲开始自己办厂。她用自己积攒多年的积蓄,和家人在河北省保定市租了3间门面,招纳员工开始做背包。
2009年袁聪玲回到老家建华村,看到很多农村妇女闲着无事干,还有很多贫困户找不到事做。这时儿子提醒她:“您年龄偏大了,不如把家乡的这些剩余劳动力组织起来,再办个有规模的皮具厂,带动家乡人脱贫致富。”
儿子的一番话点醒了袁聪玲。同年10月,袁聪玲筹资在邻近的六都寨镇成立隆回县美智丹皮具有限公司。为了让老家的村民上班更近一点, 2016年她把厂房搬到了自己村里,新修6层高的厂房,还将附近的道路拓宽硬化。
目前袁聪玲的公司主要生产书包、女包和电脑包等,月出货3万余件,每年创收上百万元。产品主要销往欧美、中东等地。公司现在招收了100多名员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多人,且大多是妇女,她们每月可以领到3000多元的固定工资,解决了贫困妇女“顾家难、就业难、增收难”的问题。2018年,公司生产部车间被隆回县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扶贫车间”。
袁聪玲介绍,厂里员工大多年龄偏大,又没有技术,家里经济较困难,她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们早日走出困境,让他们的生活有所起色。
记者在公司的账目本上看到了这样的一串数字:六都寨镇新民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孙小河,没有住房,丈夫两年前因患尿毒症去世,她四年前到公司上班,每月有3000余元的收入;七江镇富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北华,丈夫因患肺结核去世,她带着读幼儿园的女儿在公司做手工活,包吃包住,每月工资4000多元;七江镇南冲村52岁的阳国清,因车祸致残,在公司做杂货,每月能领到3000多元的工资。
“我们以前要去外面打工,身在外地心里却时常牵挂着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现在我们能在家门口上班了,既挣到了钱改善生活,又能和家人在一起,真是太幸福了。”赵平秀感激地说。
看到自己的员工充满幸福感和归属感,袁聪玲心里很欣慰。为了让员工能安心工作,袁聪玲采取了特别的奖励措施:员工每月允许迟到4次,没超过4次就发100元全勤奖,全年还有年终奖,做满3年的奖励一台电动车。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员工工作积极性。
“能带动他们脱贫致富,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袁聪玲说,她想扩大公司规模,增加2条生产线,再吸纳20人就业,为就业扶贫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邵阳日报
来源:隆回新闻网|0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