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谭奇洪: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完美结合——简评龙会吟的儿童小说《昆虫世界》

来源:《望云峰》杂志2019年第1期|0 作者:谭奇洪 编辑:redcloud 2019-08-16 08:54:06
 
—分享—

  龙会吟的《昆虫世界》(刊载于2018年第3期《望云峰》)包括《蟋蟀唱歌蝉儿鸣》《萤光闪烁》《蚂蚁搬粮》三篇作品,是一组儿童小说,也可以视作童话。作品通过写蟋蟀、萤火虫、蚂蚁等动物们的行为习性与心理活动,分别表达了明确的社会哲理,做到了科学性和社会学的完美结合,是不可多得的佳品力作。

  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教育意义是很突出的。《蟋蟀唱歌蝉儿鸣》的主角是蟋蟀,它的歌声出众,十分动听,却经常受到蝉儿的搅场、混唱,致使清亮柔和的歌声变得难听,因此感到很懊恼;正当蟋蟀束手无策的时候,蝈蝈向它献计,把蝉儿吃掉。吃掉蝉儿?蟋蟀陷入了极度矛盾和不安中,但经过反复激烈思想斗争,它最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晚上唱歌,和蝉儿互不干扰,两全其美,各得其妙。《萤光闪烁》写的是“小萤火虫历险记”,小萤火虫亮着“小灯笼”,因为想接触人类,一个劲往村里飞,结果被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捉入了玻璃瓶中,被“囚禁”的同伴们都装死,熄了“小灯笼”,惟有小萤火虫不但不假死,而且把灯笼开亮到最大限度,结果已“死”的同伴都被孩子们拿去喂小鸡了,而这只依然亮着灯笼的小萤火虫却被放了出去。《蚂蚁搬粮》讲一队搬粮的小蚂蚁对山里采药人的“启迪教育”,不敢爬往悬崖的采药人搞恶作剧,在蚂蚁们搬粮的路上开挖出“大河”,引入“洪流”,阻断蚂蚁们回家的路径,没料到蚂蚁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纷纷跳入“河”中,游向对岸——采药人大为震惊,很快作出决定攀上悬崖。三个故事,写的虽然都不是人,却无不闪耀着人理性的光辉,蕴含着深刻的生活道理,令人受益匪浅。

  世界是宽广的,“蟋蟀”与“蝉儿”之间虽有竞争,有矛盾,却是可以找到解决办法,可以和平相处取得双赢的,“蝈蝈”以强凌弱的零和主张该休矣!人生在世,就是要发光发亮,尽情地绽放生命的异彩,没有必要在别人面前掩盖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小心翼翼熄灭自己的“灯笼”,不以真面目示人的人,最终未必能得到预期的结局。在艰难险阻前面,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拼搏才有希望!

  《昆虫世界》三篇作品内容好,主题好,却是从情节和场面中自然流露出来的,能让人在阅读愉悦中不知不觉就受到熏陶。作品表现的是人的情感,人的思想,可所描写的又确确实实是几种小动物的属性、习惯,把动物的生物性和人的社会性很好融合在一起。蟋蟀、蝉儿都喜欢鸣叫,它们的鸣声确有区别,蟋蟀的叫声比蝉儿的声音的确要清亮,要清脆;蝈蝈呢,跟蟋蟀也算得上“近亲兄弟”吧,怪不得它对蟋蟀那般“热心”相劝。蟋蟀多在夜晚歌唱,蝉儿一般在白天嘶鸣,为何它们有这种分工而少有混合演唱呢?作者根据这一特征进行了合理虚构。萤火虫呢,晚上亮起“灯笼”,且光亮有强有弱,本是自然现象,可作者却由此联想开来,并让小虫儿们命运有了悲喜差异。至于小蚂蚁极富协作精神,在灾难降临时每个个体都不惜自我牺牲,为拯救群体而献出个体一切,这早已为人们所知晓;作者让小生灵们前赴后继渡过“惊涛骇浪”,这是完全符合事物逻辑和生活规律的。三个故事都很神奇,都令人惊异,却并不是随意编造的。

  作为儿童小说,三个短篇还都体现出了优秀作品的一些一致性。一是形象突出,个性鲜明。

  蟋蟀的苦恼、彷徨,经过激烈思想斗争之后的豁然开朗,小萤火虫的心胸明亮、真诚、纯净,待人的友善,小蚂蚁的英勇无畏,毫不犹豫,都给读者留下强烈印象。二是结构完整,布局严谨。

  每篇作品的起、承、转、合,也就是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部分都很清楚;它们那种出人意料、又在意中的结尾方式,亦都承袭了龙会吟短篇小说的惯有风格。三是语言优美、简洁,格调明快。从《昆虫世界》可以看出,龙会吟作为作家不但是成熟的,也是多能型的。

来源:《望云峰》杂志2019年第1期|0

作者:谭奇洪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隆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