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庄稼”鼓起百姓“钱袋子”
农行湖南隆回县支行助力发展水苔产业
盛夏的湖南省隆回县小沙江镇肖家垅村,山风拂面,凉爽怡人,满山满坡的水苔郁郁葱葱,景色如画。
村党支部书记欧阳桃花指着长势喜人的水苔,难掩内心的激动:“水苔是村里近3年才新兴起来的产业,能有现在的发展规模,要感谢农行的大力支持。”
水苔又名海花草、泥炭藓,是种植栽培基质的上等材料之一,除广泛用于各种兰花栽培外,还可用于医疗、食品运输和保鲜等领域。
肖家垅村平均海拔1000多米,是典型的高寒山区,适宜水苔生长,每两年可采收一次,成本低,易管理,效益高,被当地百姓戏称为“懒人庄稼”,是该镇新兴起的又一富民产业。
谈起村里的水苔产业,欧阳桃花道出了发展原委。村民陈代威、邹代兴等人从事水苔生意多年,而野生水苔因过度采收日益枯竭,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皆达不到客户的要求。为何不自己种植水苔呢?村民转变了发展思路,2015年,陈代威在农行隆回县支行的支持下,在村里流转土地300亩,注册成立了隆回新绿水苔种植专业合作社,从山上采来野生水苔进行种植。每亩成本在3000元左右,两年一采收,每亩产值可达1.3万元。
从2017年起,当地党委政府及村“两委”以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为契机,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动村民种植水苔。然而,在动员村民种植水苔的过程中,许多村民因自有资金不足,水苔种植规模难以扩大,效益难以提高。农行隆回县支行得知村民的融资需求后,主动走村串户与村民联系,为每户村民提供1万元至3万元的贷款支持。
最先获得农行贷款支持的60多户村民,把水苔种植面积扩大到两至五倍,种植面积从5亩到30多亩不等,不少村民由此走上了种植水苔的致富之路。村民陈树湘就是其中一名。曾是村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他,在农行两万元贷款的支持下种植水苔7亩,2019年第一次采收水苔就获得纯收入7万余元,摘掉了贫困帽子。
在农行隆回县支行的信贷支持下,不仅肖家垅村全体村民种植了水苔,周边村子的村民也纷纷加入,水苔种植遍布全镇10多个行政村,积植面积达1.2万多亩,每年可为农民增加纯收入6000多万元,一大批农民靠种植水苔实现了致富奔小康的目标。
“现在,全村村民种植水苔面积达1600余亩,年产值达上千万元。”欧阳桃花告诉《金融时报》记者。水苔用途广泛,市场需求大,时常供不应求,当地的水苔都是采购商上门收购,远销韩国、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村民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入,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来源:金融时报
编辑: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