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望云峰 | 谭奇洪:江山千古春常在,竖字两行如画图 ——试论隆回名胜楹联的特点和影响

来源:望云峰2020年第二期 作者:谭奇洪 编辑:卢春玲 2020-10-12 09:10:49
 
—分享—

隆回县位于湖南省西南方,属山区,内有白马山、望云山等名山,有高洲温泉、魏源故居等胜地,且人文荟萃,产生过不少历史名人,也传承了一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名胜楹联较多,清、民国流传下来的达几百副,现当代新产生的也不少。这些联作者,有一般人,也不乏名人、名家,往往是撰联的高手,近代的如魏源、邹代藩、陈丹墀、黎晓垣、游砚农、陈世莲、萧光南、贺学海、欧阳松溪、刘友生等,现当代的有邹宗德、马轶麟等等。

从类别上看,隆回的名胜联多种多样,主要有这样几种:一,山水景物联。如,陈丹墀《题望云山联》:“望极八方,道通一气;云游六合,玄控九垓”;陈祚农《题望云山联》:“望高处攀援,毕竟克登仙境地;云中声响亮,方知出自佛堂钟”;邹宗德《登白马山联》:“故事如烟,烟树几重藏白马;峰巅有我,我心万丈仰青天”。二,居室宅园联。隆回的一些名人居室,大户人家宅院,尽管不能与山西范家大院、王家大院媲美,然亦堪称一景,故多楹联。如,魏源为自己故居所书的大门联:“沙湾绕碧水,朗月照金潭”;袁子机所题的《聊半山房》联:“左茶园,右麦园,日涉成趣;南金凤,北高凤,相率来仪”;袁子和题的《又半山房》联:“又冬去,又春来,少壮几时,樽中有酒常须满;半畦蔬,半亩稻,田园可乐,世外浮云等是闲”。袁吉六自撰的山斋书房联:“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三,寺庙联。在中国,有好山好水的地方必有庙宇道观。隆回当然也如此,所以寺庙联较多,光是建国前流传下来的就有一百多副。 如,作者早佚名的大东山药王殿大门联:“大德配苍天,历想疗龙妙术,治虎奇功,医圣药王千古颂;东方腾紫气,纵观出没云峰,浮沉雾障,山岚烟景四时新”;刘友生为碧云岩庵堂所题的门联:“碧水丹山,风景真堪留客赏;云开雨霁,月光也肯送人归”。四,亭阁塔台联。旧时隆回境内亭阁塔台极多,因而题写对联亦多。根据对象不同,此类对联又可细分为几种:茶亭凉亭联。过去为方便行人,到处有茶亭、凉亭,故茶亭联、凉亭联处处可见。如黎晓垣题写的九龙山麓膝头岭中立亭联:“客自何来?者番劳碌征程,极岭峻山崇,世路几经奇险处;我行且止,对 此 放 空 眼 界 , 笑 云 奔 雾 逐 , 众 峰 都 在 急 忙中”;刘友生题撰的滩头喜公亭联:“喜今会晤有缘,且休谈谁宾谁主;公等往来何事?无非是为利为名”;谭人凤题写的毛亭子界茶亭联:“孤亭耸立人家远,细草萦回山路长”。桥亭联。旧时桥多为风雨桥,所以桥亭多,桥亭联随之也多。如陈丹墀题写的高洲“双江亭”桥联:“双足莫停奔,看古道斜阳,最好光阴容易过;江声休怒吼,有中流砥柱,再高风浪也无惊”;贺学海题写的黄金井镇江亭桥联:“君且息肩,老鹰坡上途犹远;客来解镫,洗马潭前水正清”;作者佚名的滩头三溪桥亭联:“一星高拱明千古,三水同归锁万年”。戏台联。以往戏台子多,戏台联就多了。如,欧阳祝寿题撰的大水田戏台联:“大水浪淘沙,淹灭兴亡多少事;田园秋月夜,照映山村离合情”;欧阳湘舫题撰的司门前兴隆戏台联:“放眼乾坤大舞台,说什么功名富贵,盗贼帝王都一瞬;寄身天地小游戏,留得些悲欢痕迹,英雄儿女各千秋”。塔台联。过去民间造有各种塔台,像佛塔、镇妖塔、镇水塔之类,所以也多塔台联。如,滩头三塘敬惜字纸塔联:“不拘三坟暨五典,长存一字值千金”;马头山下塘坳惜字塔联:“羽翼先贤留至泽,昌明后学振斯文”。其他亭阁联。如,魏辅之题撰的金潭文昌阁联:“伊谁把眼界放开,要知利薮名场,无非仄径;此地是薪传攸系,聊借晨钟暮鼓,导以先声”;无名氏题撰的荷田北溪村石梅厅联:“石壁嵯峨,云蒸霞蔚;梅花馥郁,日暖风和”。五,家族宗祠联。隆回一带,过去每地人数较多的家族都立有宗祠,宗祠不可无对联。如,长鄄马氏宗祠联:“远系出虞官,曾谐朱虎熊罴,赞襄禹迹;始迁溯元季,遥自青齐海岱,佐镇荆方”;司门前泸溪族欧阳宗祠联:“泸水汪洋,光涵渤海;溪流澎湃,声震余山”。六,书院联。旧时隆回一带书院不多,但各地也有过几所。书院是传播文化知识的场所,凡书院存处不可能无联。如,由陈世莲题撰的虎岩书院联:“虎视万峰低,天地无声风自啸;岩悬千仞炯,山河有影月难攀”;尹济青题撰的月溪学堂联:“小学功夫,经年累月;大人气量,容海纳溪”。

内容上看,隆回的名胜联可谓包罗万象,几乎囊括了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方方面面,有精华也有糟粕,而总的来说以积极一面居多,以传导正能量为主。大体包括:一是描绘山河的美好,表达喜爱、赞叹之情。除前面讲的魏源题金潭故居联、陈丹墀的《题望云山联》、刘友生所题碧云岩庵堂门联、袁子机所题《聊半山房》联、无名氏撰的荷田北溪村石梅厅联等如此,还有不少,如:不知谁撰的六都寨西山庞家山庵堂大 门 联 : “ 寺 对 高 山 迎 白 马 , 门 环 叠 翠 拥 青螺”;荷香桥雷鸣殿联:“庙貌踞峰巅,万里河山奔眼底;神光通壁隙,两轮日月暖胸前”。二是触景抒怀,作者表达自己面对山河胜景时内心特有的感慨、得到的启发。像前文提到的魏源为白马山宝莲仙寺所题的门联、黎晓垣为九龙山麓膝头岭中立亭所题的对联、陈丹墀题写的高洲双江亭桥联等,就属此类。又如欧阳曙寅题撰的司门前兴隆桥联:“桥卧江心,涉济不虞波浪险;亭浮云表,登临便觉海天宽”;作者佚名的七江鸟树下石桥联:“水绕山环,鸟树下头增胜概;地灵人杰,乌衣巷口满朝晖”;桃花坪石仙亭联:“客踪暂尔停,此地道路崎岖,归来实难,迈往不易;生石一时别,绕观亭宇内外,山石犹是,昔人已非”。三是表达某种佛道禅理,劝人为善。含这种意义的多半是庙宇联,包括佛堂联、道观联、圣庙联等等。如,大东山药王殿佚名联:“药剂素有灵,苦乏奇方医俗物;王侯尚不仕,独操仁术救人危”;高洲扯旗寨旗峰寺佚名联:“有意烧香,何必远朝南岳;诚心向佛,此间便是西天”;邹古遗题撰的罗洪福寿庵联:“沐浴幻身,老佛拈花微带笑;拨开劫火,祗陀种树又成春”;无名氏题撰的高平颜公庙联:“为人不讲良心,烧纸点香成梦想;做事尽丧天理,拜佛求神是枉然”。四是讲明某个道理,具有哲理性。如前头说到的袁子和题的《又半山房》联、欧阳祝寿题撰的大水田戏台联、魏益皆题撰的司门前金星观戏台联、尹济青题撰的月溪学堂联。还说两例:大东山山脚下马坪望仙亭联:“望日过来,何妨退步;仙风送转,正好回头”;彭勖吾题撰高平长沙坳复古亭联:“世路崎岖,落马不妨行缓缓;宦途险阻,迎官何必去匆匆”。五是对神佛、宗功、某些历史人物的颂扬和肯定。这方面内容在寺庙联、宗祠联中极突出,无需多言。

隆回名胜联内容复杂,写作手法上则是相当讲究的,应说表现出了很高的美学价值。这些名胜联,除严格按照楹联的一般规范和要求进行创作外,还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第一,情景交融,写景和抒情紧密结合。就诗词和散文创作来讲,必须把写景和抒情相结合,而对联在这点上的要求其实是一样的。隆回名胜联中的一些联作具有这一特点,而细读的话又能看出有两种不同的情形:一是融情于景,在写景中抒情,显示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匠心。如魏源题撰的魏家塅观音阁联:“登阁凭临,碧树几行留晚照;天窗纵览,青山一抹送晴晖”,就是一幅融情于景的美丽图画,全联境界高远阔大,景致清新,色彩鲜明,上下联侧重的景物各不同,一俯瞰,一远眺,而结合起来又整体上构成了一幅青山夕照图,表达了撰联者内心的爽朗、明快、愉悦。又如陈世莲题撰的虎岩书院联:“虎视万峰低,天地无声风自啸;岩悬千仞炯,河山有影月难攀”,上下两联也都是写 景,除了在联头巧妙地镶入“虎岩”二字外,尽管写的都是自然景象,着笔点却并不相同,一写立 地 之 高 , 一 写 视 象 之 远 , 一 写 声 , 一 写 色(影),对联的涵义却不止所写事物,而是让人产生无尽联想,蕴含着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丰盛道理。二是边写景,边抒情,做到了景因情发,情逐景生。如黎晓垣题撰的九龙山麓膝头岭中立亭联:“客自何来?者番劳碌征程,极岭峻山崇,世路几经奇险处;我行且止,对此放空眼界,笑云奔雾逐,众峰都在急忙中”,联中写了在九龙山麓膝头岭中立亭所看到的景象:崇山峻岭,山路崎岖,风逐云飞,峰峦时出时没,一切幻化无穷;在描绘这些的同时,还友善地发出了 呼唤:客人呀,你来自何处呢,何必这般匆匆忙忙往前赶路呢,暂停歇下来吧,世事艰难,人生苦 短,在这样美好的地方好好看看、好好思索吧!联作在描写山景中,十分含蓄地表露了作者的世界观、人生观,显得阔达、俊朗。再如今人邹宗德的《登白马山联》:“故事如烟,烟树几重藏白马;峰巅有我,我心万丈仰青天”,上联写景、叙事,讲到了白马山过去的种种传说,描绘了山中的树木重重、苍翠葱茏,下联则直抒胸臆,满腔豪情直上九天,显示了作者的雄心、抱负和不俗才干。

第二,通过怀古、叙事以表达感情。表面上是对古人、古事或其他人事的缅怀、叙述,作者于不露痕迹中显露了自己的内心倾向。如司门前兴隆桥亭,欧阳湘舫撰联曰:“兴汉怀黄石,隆中卧彩虹”,联作缅怀了汉代张良之师黄石老人,也描叙了大桥的雄奇、美丽,但实际上很隐晦地表现出一种不甘平庸、希望有所作为的情怀。建华十里山禹王宫有佚名联道:“八年于外,三过其门”,简单八个字讲大禹治水历时八载、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似乎不动声色,实际上却歌颂了一心为国、一心为公的无私精神。荷香桥关帝庙有一联道:“生蒲州,事豫州,守罢徐州,大战荆州,万古神州有一;弟翼德,兄玄德,释他孟德,力擒庞德,千秋至德无双”,全联都是叙述,通过缅怀关云长的生平,对他的丰功伟绩和千秋至德表达了无限崇敬和由衷钦佩。

第三,借议论以抒怀,借议论以明理。面对山川名胜,完全通过议论来撰写对联是困难的,因为那样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所说之意与眼前事物无关的后果,可隆回的山川名胜联却少有禁忌,大胆走笔,虽是议论,与眼前景却紧相切合,意义上给人以许多启发。如无名氏撰写的高洲街上茶亭联:“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谋食苦,谋衣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全联无涉及茶亭周边任何事物,纯为议论,而语言明白、畅晓、俚俗化,可谁敢说这不是一副妙联?魏益皆题撰的司门前金星观戏台联:“莫说是戏,看善报恶报,近报远报,从来毫发不差,在世为人休放胆;虽云好耍,须足之蹈之,手之舞之,正乃众目所视,当场出马要留神”,也都是议论,语言也很通俗,可它所阐明的道理、对世人行为举止的规劝,是十分具有警譬作用。

隆回名胜对联的显著成就,增强了山川景物的知名度,增厚了八都大地的人文色彩,使山水风光有了更深厚的内涵,更加令人热爱和向往。但不可否定,它们还是存在不足的。主要问题如,种类上,寺庙联、亭阁楼台联、家族宗祠联较多,而纯粹描写山川胜景的对联较少,显得有失平衡;构思上,有关茶亭凉亭的对联有的雷同,联意落于窠臼,往往是前程坎坷、未来难测,劝人歇一歇、看一看,等等;再者就是内容不健康,宣扬因果报应、忠义思想的作品占了相当数量。这些不足当然影响了隆回名胜联的质量与成就,但整体上看又几乎是微不足道的。

来源:望云峰2020年第二期

作者:谭奇洪

编辑:卢春玲

阅读下一篇

返回隆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