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家门前有一棵柚树。母亲说,它是在我出生前一年栽种的,与那老屋同龄。
至于当时为何要在老屋门前栽种柚树,父亲说,原因很简单,一是天气炎热时,可以遮阴,可以乘凉;二是树成活了,长大了,可以结果,这样就有柚子吃了——毋庸置疑,这便是最主要的原因了;三是若是丰收年,果子多,还可以拿一部分到街上去卖,换点钱,改善一点家庭生活。
父母亲对待这棵柚树就像对待自己的小孩一样,细心呵护,经常给它浇浇水,过段时间给它松松土,每月给它拔拔草、施施肥,每年剪剪枝、灭灭虫,忙得不亦乐乎!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到我九岁时,记忆中,门前那棵柚树已是枝繁叶茂,不知高出我多少倍!——与它并肩,我看它时不得不高高地仰起头颅!——它长大了,而我依然还是个孩子!
而孩时的我,特喜欢树、竹、鸟之类,因为那里有我们孩子的游戏、乐趣和童年。
那时,老屋左侧有片小竹林,种有翠竹和黄竹——从近处看,一翠一黄,层次分明。翠竹为丛生,浓绿,高深;黄竹为散生,橘黄,低矮——从远处看,错落有致。
我清楚地记得,那时的阳光没现在这么毒;即使是暑假,太阳高照,早晨和上午,我们就选择小竹林里做游戏,尽管有阳光撒落林间,仍觉凉爽。对比之下,柚树则有粗干大叶,犹如一把巨伞,太阳再高,阳光再烈,也难以透过层层树叶投下光斑,所以,晴日正午,就成了我们这些孩子乘凉和游戏的最佳场所。闲暇时,大人们也三五成群,搬几根长凳几把椅子,坐在树下乘凉,海阔天空地聊起天来。
除此外,我爱柚树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它的果实好吃——第一口,些许淡淡酸意;入喉时,顿感丝丝清凉;入肚后,便觉沁人心脾!不知不觉,整一个大柚子下肚,好像还只是塞了牙缝似的,还在回味无穷!简直让人欲罢不能!
父亲说,我家柚树是一棵难得的柚树——不仅果实大,属白心柚,还有药性,一般程度上的感冒,吃上半个柚子,便“柚”到病除,且屡试不爽!
我便关注起这种树来:柚树,属亚热带常绿果树,双子叶植物纲芸香科;柚树随季节而动,春暖花开时,春意萌动,最初新叶鹅黄,渐渐转绿,直至深绿,长成阔卵形或椭圆形叶片;总状花序,花蕾淡紫红色,花瓣4-5瓣,稀乳白色;花柱粗长,柱头略大房大。每当此时,从树旁经过,就能闻到那浓郁的花香,百米开外,仍能闻其香——便能引得蜂蝶时时舞!
夏季,雨水充沛,阳光充足,为柚果快速成长期。儿时,我们村里小孩子多,大伙吃过早饭,做完那点作业,就不约而同地来到柚树下,欢蹦乱跳,有时还载歌载舞,很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气场和魄力!而树上的柚果,一天天长大;它们在树上沉默不语,我们在树下欢天喜地;它们在树上匿笑,笑我们撒欢般野,我们在树下狂欢,等它们快快成熟。
我们这些孩子,不分男女,都爱爬树,且以快和高为能耐评判标准;而唯独这棵柚树,我们绝不随意去爬,因为怕损伤它、踩坏它——这想法多么天真烂漫,现在想来,当时那些曾经过往,仍感觉宛然在目。
秋天终于到了!农历九月,柚果飘香,满树中黄柚星星点点,煞是好看!这时,算是我们一年当中最最快乐的时光了!我和玩伴时常顺着树干爬上去,像果子一样结在树丫间——父母不但不责备我们,还开怀言笑,并叮嘱千万要小心谨慎。此时,常有秋风吹拂,柚叶“哗哗”作响,像是在鼓掌,热烈欢迎我们的到来!偶尔,也会惊动在树梢枝杈上窝中的鸟雀,但我们绝不会去破坏它们的爱巢。
挑几个滚圆滚圆的黄柚,用菜刀切开那层薄皮,然后将其剥开,洁白滚圆的柚心便呈现在面前,简直让人垂涎欲滴!我们迫不及待,又不忍心动刀切,手又小,便只得将柚心放在板凳上,双手将其摁住,常常腮帮子涨得绯红,甚至面红耳赤,也没能掰开;有时,四只小手齐动员,喊着“一二三”的号子,好不容易才得以掰开!你一半,我一半,拿着胜利的劳动果实,一屁股坐在板凳上,谁也不再说话,便自顾自津津有味地吃起来。
前人种果后人尝。父母的辛勤劳动,我们耳濡目染;我们的亲身体验,令自己刻骨铭心,从此更加真切体悟到“成果来之不易,务必倍加珍惜”的道理!
每年丰收时,就一时吃不完;收藏过久,柚子就不新鲜了,加之水分散失,口感也就明显差很多。因此,父亲计划着,趁农闲时日,用蛇皮袋装上二十来个新摘下来的柚子,乘坐公交车去到县城某个市场,肩挑着或者找一个好地方出售。父亲自我宣传这是乡村本土自家柚子,有药性;有些顾客一买就是三五个,有些顾客半信半疑,先买一个试吃——这样,往往还没一上午,就卖完了;没买到的,询问父亲家里还有没有!
然后,父亲便用卖柚子得的钱,总会变着花样给我和妹妹捎回一些爱吃的零食或者爱玩的玩具等,也常买回一些鸡蛋、活鱼、牛肉等——那样的日子,美滋滋的,惬意得很!
冬,藏秋实而育春华。柚树,就此进入休整期。即便被雪覆盖,它也要把所有对春风、夏雨、秋月的美好记忆分门别类,通过绿叶经过枝干里的经脉输入到根部,以此期待来年大地萌动,万象更新,风调雨顺。
光阴如细水般流逝,悄无声息!后来,我告别老屋去乡外读高中,门前那棵柚树被我慢慢所淡忘;再后来,上大学,干工作,谋前程,寻找自己的人生之路,与柚树见面的次数愈来愈少,只有在寒暑假及平时的节假日里,才得机会回到那老屋,与它相见!立在树下,仍需仰望它;靠着它,闭上眼,眼前一幅幅童年欢乐的场景由远而近,如泄闸之水奔涌而来……令我感觉温馨而甜蜜,欲醉其间不愿醒!
读史,能知更替明兴衰;读书,能使人知书达理;读树,能晓二十四节气知人之性格!有人说,“枣树身上可以读到坚硬,槐树身上可以读到刚强,柳树身上可以读到柔情,香椿树身上可以读到清朗”,而我想说,柚树身上可以读到质朴——历尽沧桑终不改,洗尽铅华呈素姿。
从柚树、翠竹、黄竹、老屋等荫蔽之下走出来的我们,早已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而今仍在各奔前程。我想,其实,我们就是属于村庄的那一棵棵会走的树,用双手劳动,结满属于自己的甜蜜果实——这便是我爱柚树、吃柚果、悟柚心所得到的。
林徽因说:恋一个人,爱一座城。
于我,爱一棵树,恋一座老屋,因为那里除了有我的亲人,还因为门前那棵柚树,它承载着我曾经的童年和所有有关人与事的记忆,“顺着它们,找到自己,找到父母,找到一丛丛永远也挣脱不了的扎进黄土深层的根系”!
来源:《望云峰》2020年第四期
编辑: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