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望云峰丨大水:词意深沉雅调长——简论颜鸿诗歌特征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大水 编辑:周 颖 2024-06-20 11:01:08
 
—分享—

中国古体诗最突出的特征除了讲求格律、讲求押韵之外,就是还要含蓄、典雅,具有图画性和形象性,也就是还须讲求意境。所谓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和作品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事物等等的高度融合、统一,即作者的思想、情感不是不加掩饰地直接抒发出来,而是通过描写景色、叙述事实的方式比较委曲、幽婉地表达出来。诗歌不能像一桶清水,倘若让人一眼就完全看透,就会感觉索然无味。它必须经得起读者的再三把玩、咀嚼、回味,使人产生无尽的思绪与意蕴。只有这样的作品方能称得上佳作。

在诗歌的意境方面,颜鸿作品是做得很到位的。如《雨巷》:“独坐苔阶静,空听巷雨眠。青衫归去岁,白鬓写流年。”

诗歌抒发岁月流逝、青春难留、英雄迟暮、无可奈何的情怀。可诗作寓情于写景和叙事中。开头两句,一显静,一言动,动静结合,道出了诗人处境的清幽、寂寞,也足以说明作者生活的孤寒、失意。只有理解了静苔独坐、雨巷空眠、去岁穿着青衫归去、在流年不觉两鬓已白的诗人形象,才会领悟小诗所蕴蓄的深沉感情。

又如《旺溪瀑布群》:“泉落千寻直,天开一镜幽。瑶潭惊燕过,曲水带声流。五瀑飞珠玉,三山结海楼。云深无觅处,疑是近源头。”

诗作极写旺溪瀑布群的雄奇、壮观、美丽,但极具绘画美和形象美,绘形、绘声、绘色地从多个维度写出了瀑布群的特点。首联即相对,落笔不凡,“泉落”对“天开”,“千寻直”对“一镜幽”,从瀑布的形成写起,描绘了泉水的高远和落潭的清亮、深幽。颔联既写形,也写声,从旁侧着笔,描摹水流的迅疾与千钧之势。颈联运用比喻和夸张,道出了诗人内心感受的神奇、美妙。尾联还是通过叙说主观疑惑表现出客观景物的云遮雾绕和水天的缥缈。全诗描绘出了动人心魄的九天落瀑图,数词和比喻运用工整得当。

还分析一诗,《白帝城》:“朝来白帝谒公孙,千载风云带泪痕。刘备托孤安蜀汉,孔明泣血报君恩。平湖醉影歌烟棹,峡口江流逐梦魂。两岸青山非昔比,诗城吐玉盖夔门。”

诗将写景、怀古、抒情结合起来,在描绘奉节白帝城独特景致的同时,亦将深沉的历史感糅合了进去。白帝城作为挨近夔门不远的一个江中小山头,是有着厚重悲剧色彩的历史原点。公元223年,在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退居白帝城,一病不起,乃托孤丞相诸葛亮、尚书令李严,并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已死。”先主又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从此开始,诸葛亮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白帝城既是刘备、诸葛孔明君臣互信千古际遇之地,又是后者终身无法摆脱劳碌效忠命运的系链之乡。刘备、孔明相知相托的事情近两千年过去了,但作者今日到来,仿佛还能看到江流含悲、风云带泪,还能感受到长江浪涛翻滚、拍打着四围青山和高耸入云的夔门长鸣难息。在景物描写和历史叙说中,作者融入了无限感佩和万分哀婉的思绪,情逐景生,景随情化,江山无限,处处感人肺腑,发人深思。

应当指出,颜鸿这种情景交融、含蓄蕴藉的写作风格,在他的词中亦得到了突出体现。试以他的《金错刀·致萧雨》为例:“风拂柳,雨梳梧,嗟君离别北楼孤。南飞断雁相思苦,东去佳人寂寞无。三径月,五更书,闲庭抱影守寒炉。可伶霜雪垂双鬓,枉入红尘醉一壶。”

这首词是因何而写的?毫无疑问,是因自己的恋人而动笔的。诗人和自己所爱的人之间有过铭心刻骨的相识相爱,但后来不知何故,他们显然分离了,爱人远行了,只剩下诗人独在原地,空望南天,自闻孤雁,就是苦写千百封情书,也唤不回曾经的心上人了。此种理解,有作者的另一首词《长相思慢·寄潇雨》为证。但《长相思慢·寄潇雨》似乎作于早前,说的是和潇雨在一起“齐眉听曲,捻韵成诗”“心语绵绵时”时的景象,那时一对幸福人儿依偎于夜色中、淡月下,“携手弄云烟,剪春风、比翼江天”。尽管后来这位梦中至爱和自己“仙路情缘”“恰于飞,东篱品笛”,或许难以如意长拥一处,可两心却是“情难绝、淙淙万年”“想看万里婵娟”。这两首词有着相同的主题,也有着类似的写法,都是在画意略呈中将自己的千缕情意、万般相思轻轻地、柔婉地抒发出来。这种表情达意和直抒胸臆、畅怀高歌的做法是截然不同的。可以说,作者从来就是爱心缠绵的多情种子,但他一直把自己的心灵小心翼翼地隐藏了起来。

诗也好,词也罢,有些特点是共同的。第一,典雅韵致,学古人而像古人;第二,有诗有画,诗画结合;第三,境界开阔,意境雄浑;第四,语言精粹,用词老道。之所以具有这些优点,与作者精心研习、揣摩过王维、杜甫、柳永、苏轼等唐宋大家应是有紧密关系的。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大水

编辑:周 颖

阅读下一篇

返回隆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