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望云峰丨黄钶:怀念彭建洪先生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钶 编辑:杨晓 2024-07-09 08:15:59
 
—分享—

我父亲教书一辈子,有许多学生走上了工作岗位,如文化局长肖孝河,教育局副局长黄宪章等等。他们都对我关怀备至,虽然也都作古了,可是在我心中,还有着清晰的印象。

但在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师兄彭建洪先生。

我在读初中时,一个暑假,爸爸拿出一篇文章让我学习。

那是一篇散文,文题是《高山的腰带》。

父亲说:“暑假里,全县的教师在进修学校培训时,不论是教何种学科的老师,都要学习这篇文章。而这篇文章是彭建洪写的,他是我的学生。”

我笑了:“爸爸,古语云,三十年前,三娘教子,现在是三十年后了,当然是子教三娘了。这也是父亲您的骄傲呀。”那时的我,知道了他的大名,但是近在咫尺,却无缘得见。

后来,我在岩口中学教书了。

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放学后,我走在回碑记的路上。

过了雷打坳,后面有人喊我:“师弟,等一等。”

我很是吃惊,师弟,这个称呼好亲切,但是从来没有人这样喊我。

我转身站住,看到这喊我为师弟的人。

这人身材高大,五官端正,面目和蔼,穿着朴实。他赶着一头牛,来到了我的面前。

他见我愕然地盯着他,便说:“我是彭建洪,喊你为师弟,没有错吧。”

“没错,没错。您是我父亲的得意门生,我当然是您的师弟呀。”

“近来,还写文章吗?”他开口就问我写作的事情。

“没有,没有写呀,教学工作很紧张,不敢旁骛。”我吱吱唔唔地回答。

“这也是。你是老师,应当敬岗爱业,写作为业余。”师兄没有责怪我的意思。

我有点语塞,不知道如何回答,只是点了点头。

他又说:“知悉你去年到县委宣传部开会,得了大奖。所以我倒是认为,教书时间里,下午夜晚,为弘扬正义,宣传党的政策,写点通讯报道,不会耽误教书的。暑假寒假里,就可以写中长篇小说,对不?”

“对极了!一定听从师兄的教诲。”我出自肺腑衷心感谢他的指点。

我也问到了他的写作情况。

他是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诗歌、散文,闻名遐迩,近来又在省报发表了不少。

他说:“看到人家做生意,发了财。我不羡慕。我甘于清贫,是为了写作。”

他还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他实现了这个神圣的诺言。

他辞世的那天,邵阳日报还在发表他的诗歌。

他不是不会做生意,但是为了写作,他放弃了发财的机会。

为了写作,他真正作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就是在田里劳作时,灵感一来,诗句涌入头脑,他都会立刻丢下手中的活,爬到田坎上,拿起早就预备好的纸笔,记下这转瞬可逝的佳句。

他坚韧不拔,矢志不渝,在全国多家报刊上,发表了六百多首(篇)诗歌和散文。

值得慰藉的是,他儿子彭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已经出了好几本有价值的书,得到了不少人的赏识。

他的孙子,一边工作,一边也在从事业余写作。

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精神代代传承。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钶

编辑:杨晓

阅读下一篇

返回隆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