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潇湘晨报丨星空下燃起一圈火 千万粉丝博主带火湖南非遗七江炭花舞丨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张紫娟 编辑:罗勇军 2024-08-23 11:06:21
 
—分享—

1.jpg

七江炭花舞传承人胡光河(左)、胡光旦(右)。图/邵阳文旅广体

2.jpg

炭花舞表演。图/祥源齐云山度假区微信公众号

3.jpg

邵阳市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七江炭花舞艺人表演。图/视觉中国

本报记者张紫娟综合报道

近日,粉丝博主“南翔不爱吃饭”(以下简称“南翔”)发布了一条关于湖南非遗炭花舞的视频,在全网收获超百万点赞,一举带火了这个小众的非遗项目。

一份委托,一项非遗

8月13日晚,断更近一个月的南翔发布了一条视频,在视频的开头,他称“消失的33天,我接受了一份委托,要把一项没人看的非遗,带出大山”。

这项“没人看的非遗”,是湖南隆回的七江炭花舞。

而委托人的爷爷,是七江炭花舞的第六代非遗传承人胡光旦。

胡光旦在看到打铁花、火壶等视频时,常常陷入沉默——因为身体原因,自己已经很久没有表演过炭花舞了,两位徒弟也因为生计原因去了工厂打工。

作为传承人,却难以带炭花舞走得更远,这让胡光旦深感遗憾。

收到委托后,南翔前往湖南隆回,向胡光旦拜师学习。胡光旦对于南翔的到来也很开心,他将毕生所学教给南翔,并交代他“妥善保管,代代相传”。为了重现七江炭花舞的震撼,胡光旦的两位徒弟也放下工作,回来陪南翔练习。

终于,在安徽齐云山景区,众人合力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炭花舞非遗表演。

表演结束后,南翔的两位师兄不厌其烦地向观众介绍,“这是炭花舞、木炭的炭”,“炭花舞、炭花舞……”

他们不断重复着话语,试图把这个小众的非遗项目深深嵌入每一位观众的脑海中。

什么是七江炭花舞

七江炭花舞是主要流传于湖南隆回七江镇的民间绝活,2009年被纳入湖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它历史悠久,由古梅山先祖夜里狩猎时照明的火把发展而来,后又结合了照鱼用的炭灯,是梅山地区渔猎文化的活化石。

后来,通过无数艺人的不断加工、提高、传播。照明用的炭灯发展为表演性的“炭花舞”。

炭花舞和打铁花等表演不同,它主要是将火红的木炭燃料装入用铁丝编成的一个小网笼中,再用绳索将铁丝笼系于一根小竹竿的尖顶处,然后由表演者手持竹竿甩动铁丝灯笼,在夜幕中变化舞姿,让火星飞溅。

炭花舞的舞蹈动作变幻无穷,舞者可用炭火表演各种绝活,如“雪花盖顶”“黄龙缠腰”“双龙抢宝”“扫地莲花”等。

隆回七江炭花舞自创始以来,传承全靠口授心传,实行以胡姓氏族为依托的师徒传承,师父收徒弟,徒弟学成后又带徒弟,代代相传。由于没有谱系记载,历史传承人难以一一厘清。

目前已知的传承谱系有:第一代传承人胡多文(1840年生);第二代传承人胡锦勋(1850年生);第三代传承人胡华生(1873年生);第四代传承人胡杏武(1913年生);第五代传承人胡国辉(1930年生);第六代传承人胡光河(1937年生)和胡光旦(1947年生)。

江山不老,技艺常新。相信会有更多年轻人愿意了解炭花舞等小众非遗,也会有更多的非遗文化在年轻人的手中继往开来,不断绽放新的光芒。


来源:潇湘晨报

作者:张紫娟

编辑:罗勇军

阅读下一篇

返回隆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