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湖南一师的国文老师袁吉六,系举人出身,晚年回祖居地隆回罗洪养老,被乡亲们尊称为“拔贡老子”。袁吉六是一位有声望、有个性的长者,他的一些事迹常常传颂在人们的口碑间,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些有趣的歇后语。
“拔贡老子开药方——碰运气”
袁吉六多才多艺,诗文自不必说,颜体书法也是拿手好戏,同时他还精通脉理医术。乡里若有人生病,首先就想到请他诊脉开药方。他也乐此不疲,治愈者十之八九。特别是在给贫苦乡亲看病时,他总是不厌其烦,尽心尽力,而且不收分文诊费。但是,他处事低调、谦虚,一边开药方,一边口里念念有词:“我开的这个方子,只是给你碰碰运气,要是病情没得好转,你就不要白跑这里来了!”时间一长,便衍生出“拔贡老子开药方——碰运气”这句歇后语,并在袁吉六的家乡传开了。
“拔贡老子教崽——打一个教一堂”
袁吉六性格有些暴躁,在学校是严师,在家里是严父。尽管他非常严厉,但思想比较开明,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自己的子女,他动嘴的多,动手的少,更不滥用体罚。
在一师时,他有次对学生喝斥得过于严厉,受到毛泽东的批评。他一看批评者是自己喜爱的学生,就缄口不言了。他对自己的孩子,如果自己正处在气头上,非得对哪一个犯事的孩子动用戒尺时,总要把其他的孩子都叫到一起“受训”。他先要犯错的孩子陈说犯事经过,认错悔过,然后拿起戒尺,狠狠地打他三下,再坐下,气咻咻地说:“气死老子!气死老子!”又起身打三下。如此且打且骂三五个回合,方才罢休。其他几个未挨打的子女,诚惶诚恐地立在旁边,戒尺虽然没有落到身上,但受的教育不比挨打的少。他这种“打一个教一堂”的做法,也是为了减少体罚的次数,增强打一教众的效果。乡亲们对他这样教育子女的方法较推崇,渐渐地,就传出了“拔贡老子教崽——打一个教一堂”的歇后语。
“拔贡老子坐轿——要跌大家跌”
袁吉六告老回乡后,因年岁已高,且腿有毛病,出门都要坐轿。但他身高体胖,而且中途不肯下轿,所以袁宗仁、刘善高、陆文保这三个“力汉子”轮换着抬,才奈得何。
可是有一天,这三个力汉子没得空,临时请了三个力气小一些的新手来抬轿。过小溪时,轿夫怕失脚跌落水中,请他下轿步行。袁吉六说:“你们不要怕,要跌大家跌。”果然不出所料,轿夫一脚踏空,连人带轿跌入溪中。袁吉六落水后,也不气不恼,爬起来拧干长袍上的水,又往轿里钻。袁吉六这一跤,跌出了“拔贡老子坐轿——要跌大家跌”的歇后语。
来源:云邵阳
作者:陈扬桂
编辑:阳焰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