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望云峰丨张伟赞:煤渣山里的变迁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伟赞 编辑:杨晓 2025-01-21 09:06:26
 
—分享—

这里曾经是一座山,一座煤渣山!这里的人一遍遍地述说着她的传奇,她的故事,她的变迁!

——题记

九月的风云卷云舒。

九月的云碧波荡漾。

走进九月的隆回县九牛坳村,让人感慨万千,浮想联翩,疑惑重重,那一排排别墅鳞次栉比,那一坛坛鲜花争相斗艳,街道干干净净,厂房井然有序,煤渣山上的全省乃至全国的村级公园熠熠生辉。

是什么力量让这个曾经的煤渣山变成了现在的模样,是什么人让这个曾经的“瓦岗寨”走向了一条康庄大道,带着迷惑,走进了九牛坳村!

九牛坳村位于隆回县中部,S242省道贯穿全村,全村总区域面积1.7平方公里,9个村民小组 ,1054人 , 水田400亩 , 旱土138亩 , 林地1648亩。

过去,这个地方全部用于堆煤渣,那一堆堆煤渣堵住了村里的致富梦,全村男女老少窝在煤渣山里,白天日出而做,晚上日落而归,任他们怎么努力,祖祖辈辈却怎么也走不出“穷根”,这个地方的人怨声载道,苦不堪言。村支两委更是一个摆设,一直是远近闻名的软弱涣散村。

这些年,村支两委通过强基础,固经济、勇发展,大刀阔斧抓落实,经过十多年的奋力拼搏,开拓创新,这个昔日的煤渣村变成了先进村,先后获得隆回县信访维稳三无村、邵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湖南省卫生村、湖南省百岁健康村、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湖南省文明村、湖南省乡村振兴精品村等荣誉称号。这个村里先后走出了300多个大学生,4个博士生,3名博士后。

这些荣誉后面,是一群人默默付出的结果。

趁着隆回县作家协会釆风活动的开展,来到了一直想写却迟迟没有提笔的九牛坳村。我们来时,村党支部书记邱玉贤正在路上往村里赶,我们只好静静地听别人谈论他。

今年61岁的邱玉贤,在支部书记的位置上干了十九年,个子不高,显得憨厚又结实,话不多,却很能做事,为人低调,在当村党支部书记前当过水库管理所所长。

刚上任时,村支两委不团结,党员拉帮结派,各唱各的调。第一次开党员大会,全村三十多个党员,只来了三人,面对如此尴尬的场景,邱玉贤没有退缩,提着小礼品到党员组长家里嘘寒问暖,一个个做思想工作,主动和所有党员组长交朋友,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老党员打消了原有的顾虑,慢慢信服他了。 在后来的日子里,村里党员为了村里建设献计献策,团结互助。

坚持以建设一个好支部,制订一个好规划,发展一个好产业,打造一个好村庄为工作目标方向,把自己铆在村里,从自己做起,为群众排忧解难。

村支两委始终以党建工作为总揽,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构筑坚强领导合力,将社会治理、民主协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为年度工作重点,年初有计划、有安排,年中有抓手,年底有收获。充分发挥党员志愿服务队和“宝庆大叔”红袖章小分队作用,开展义务巡逻,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成立“一约四会”“五会一队”,村民议事会组织修改村民自治章程,制订村规民约,致力乡村治理,助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智囊顾问作用。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倡导厚养薄葬,树立文明新风尚。加强村民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每年开展平安家庭、五好家庭、十佳好婆媳、文明卫生示范户、最美乡贤、美德少年、家教家风等评比活动。

每年组织乡贤在村召开茶话会,共商美丽乡村建设和基层自治,增进乡贤与村之间的交流沟通,鼓励更多乡贤参与公益事业建设。村里通过争取政府支持和群众自筹两条腿歨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1000多万元建设了村级服务中心、文体广场、休闲广场、村春晖公园,一个带喷泉的人工湖,修筑了主干渠4.5千米,硬化了全村11口山塘,保证了农田灌溉;修筑村组道路3.8千米,使水泥通到每个村民小组,方便出行;打造美丽屋场,建成一个美丽别墅区,建设了集休闲、旅游、观光、垂钓于一体的荷花基地。 村内成立了隆回县荷香桥镇九牛坳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有入股社员38户,成立了隆回县陈志华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公司流转土地280亩,打造了100亩连片荷花,养殖龙虾40亩,养鱼50亩。种植了100亩特色果林,有安江柚、小红桔、黄桃等。同时,公司计划与湖南省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发展高效农业、水产养殖、休闲农业。使公司有更好的发展;村支两委邀请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办起了玩具厂、制衣厂、手机数据加工厂等小微企业,共招收务工人员150余人,解决本村剩余劳动力30余人就业,务工人员人均月工资3000元以上。

村里坚持突出群众主体地位,用群众思维考虑问题、群众观点看待问题、群众方法解决问题,积极探索“自主议事、自治管理、自我服务”管理模式,形成了干群和谐、村情稳定、齐心干事的良好局面, 村里连续17年无刑事、信访事件,连续三年被评为县信访“三无”村。

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强化联防联控,建设创新党员“三包”制,即党员包院落政策宣讲,包院落人居环境整治,包矛盾纠纷调处。完善联防联控设施,全村范围内安装治安监控摄像头54个,做到区域内无缝隙、零死角的全方位监控,为治安联防联控打下良好基础。共有1名网格长,2名网格员,126名“微连心”网格终端用户,构建一个社会治理网格,村中的疫情、消防安全、平安建设等都可通过村民手中的手机微信网格端实时上报,实现人在格中、格内有事、事在网办,得到村民的认可。

现年57岁的六组村民陈水德,带着媳妇和孙子去长沙,在湘乡路段发生车祸,三人全部受重伤。由于受伤人数比较多,司机一时拿不出这么多钱,而陈水德的儿子却还在新疆打工,邱玉贤得知这一消息后,连夜赶到湘乡,得知三人动手术需要一大笔医疗费用后,第二天又赶回村里,号召全村村民自发捐款,半天时间不到捐款15.2万元,解决了陈水德一家的后顾之忧……

时光已近正午,深秋的天空依然炽热,一杯杯茶水热气洒满了办公桌。忽然,门被推开,随着一声爽朗的笑声,一个中年汉子来到了我们面前,人没到,话音先到,“实在抱歉,回来的路上到处堵车,让你们久等了。”这人就是邱玉贤。我脑海里印证心中的他,见证眼中的他,心里一片敬佩!是啊,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人生虽然短暂,但有些人却用短暂的人生抒写了一个个传奇,让一代又一代人记住他们,传唱他们。正因为有他们的无私奉献,才让那青青的山、绿绿的林、高高的楼、暖嗳的光溶汇在一起,构成了乡村振兴的一片美好宏图……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张伟赞

编辑:杨晓

阅读下一篇

返回隆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