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胜收的九牛坳村,虽然早已闻名遐迩。但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她的美丽,却不过才只短短两年多的时间。
三年前,我有幸从另外一个乡镇调来荷香桥工作,时任荷香桥镇党委书记的彭向文同志,在充分征求村支两委意见的前提下,派我来到了九牛坳驻村。
下村伊始,走访群众和与村干部谈心,由此得知,原本坐落于老鸦、狮形、凤鸡、干禾、凼拔、鸡公、杨梅、红毛和隔屋九座山头中的九牛坳,是一个辖9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1000多 一 点 , 岩石裸露,水源溃乏,土地贫瘠的小山村。
可今天的九牛坳,一座座傍水的别墅,大气恢宏;一排排临街的楼房,错落有致。人工湖里,水光潋滟,碧波荡漾;公园内,四季葱郁,鲜花锦簇。
村支部书记邱玉贤说得好,抓党建,促繁荣,保稳定,惠民心。这道出了九牛坳翻天覆地变化的真谛。他是一个正直无私、鞠躬尽瘁的支部书记,一个忠厚善良、团结友爱的中年汉子,一个热情洋溢、满面笑容的村民朋友,一个敢为百姓发声、誓为村民谋利的市人大代表、县委委员。
2004年,邱玉贤放弃水库管理所优越的工作,回村当起了书记。近二十年来,他始终以党建为引领,強化基层治理,吸收新鲜血液。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和模范性,以经济为抓手,争项目,筹资金,修筑山塘、水库、沟渠,解决水利问题;引进外资,建立产业园、电子厂、制衣厂,以龙头企业带动本土特色产业,解决人民外出务工的辛劳。用旅游带动文化,设法保留该村小学,修建村部办公大楼,开放图书馆;美化街心公园、春晖公园,打造灯光球场、文化长廊,让物质生活富裕的同时,全面提升村民的精神文明。制定民规民约,坚持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建立红袖章义务巡逻队、新时代红马甲志愿服务队;加强互联网平台建设,网监全村,使出门在外打拼的游子,用手机就可以了解家乡的变化,问候亲人;把浓浓的乡愁与满满的牵挂,化做一缕清风,揉进相思荧屏中!
在邱玉贤的带领下,九牛坳村的能人纷纷站了出来。陈晓灯就是其中的一个。
他出生于六十年代未,一米七的个头,国字脸,浓眉大眼,说话时和风细雨,映衬着成熟与稳重。他打过工,下过海;经过商,开过厂。他富了,资产过亿。他经常梦到了那个生他养他,至今仍旧贫穷落后的家乡。
于是,他昂首走进村委会,把自己愿意捐赠资金、振兴村级经济、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意思,和盘托出。听闻晓灯想法,村两委犹如久旱逢甘雨。2016年初,村两委组织统一思想,制定规划,外出考察。采取政府立项、群众自筹、晓灯赞助三结合的模式,集中建设宜居宜融宜美新农村。2017年底,第一批58户村民,喜迁新居,成为了我们百万大隆回唯一一个高大上的村庄。几年来,晓灯情系家乡,为村级公路建设、路灯安装、公园打造、产业投入及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中,累计捐款高达100余万元。2022年底,由他出任会长的爱心基金会正式成立,短短十余天,捐款金额就突破13万大关,再一次体现了晓灯关爱家乡父老的拳拳之心。
又如陈善超,他让精神文明传后代。这个1963年出生在九牛坳的高级教师,返回家乡,在九牛坳幸福苑成立大会上,迈上舞台。他以主持人特有的风韵,慷慨激昂,振臂高呼:九州振兴逢盛世,牛村宜居胜桃园。国泰家和财源广,子孝孙贤天下先。表达了人民对安居乐业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求。他的歌,曲曲唱出了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他的悠扬琴声,拉出对家乡的衷心赞美;他书写的行草,苍劲有力。五年来,他为本村及邻近村民,义务撰书春联3000多幅。他的辛劳,温暖千家万户!
还有陈堤祝,他妙笔生花播光明,他年近古稀,早年从军,退役后出任过村支书。在花甲之年时,又自学电脑和写作,申请开通公众号《隆回村网》,发美文弘扬好人好事,精心制作短视频和抖音,全面宣传正能量。他是党员志愿者、村中红白喜事会理事、弘善爱心志愿者协会专职报道员。不论严寒酷署,总是拿着相机、手机,与老同学欧阳征湘,骑上摩托车,结伴同行。拍下每一个感人的瞬间,撰写每一篇动人的文章。全面挖掘和记录着家乡的好人物、好故事、好风景。他的精神之光,照亮一代又一代九牛坳人。
九牛坳,这个连续多年获得了省、市、县、镇殊荣的美丽乡村,好人好事,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在九牛坳人们的心坎,永远不会忘记!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政文
编辑:杨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