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望云峰丨陈扬桂:读书为善两不空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扬桂 编辑:杨晓 2025-01-07 09:26:35
 
—分享—

不久前,台湾地区前领导人、“湘潭伢子”马英九先生回湘祭祖,吸引了不少国人的眼球。我除了关注他此行对促进祖国统一,民族振兴的意义,也深深地为其家训家风所吸引了。马英九的祖父遗训“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以及他父亲“为善读书不忘家训,立身行道毋忝所生”的对联,与我家奉“读书为善”为圭臬,以之训诫、激励子孙为善修德、发奋读书的家教理念完全一致。

我家祖祖辈辈靠耕种几丘薄田养家活命。为了生活,农闲时节,祖辈们挑箩扛担、跋山涉水,冒着被强盗劫财害命的危险,远走贵州、广西卖红纸。尤其艰难的是,我家数代单传,高祖父年方十八岁,就不幸去世,他的几位兄弟,因生活所迫,都迁出去了。高祖母含辛茹苦生下遗腹子并养育成人。曾祖父有两个儿子,可伯祖父没有后人。同样,祖父养育成人的两个儿子,伯父未生下孩子就被抓了壮丁,去了台湾,没再成家。在村里,我家连个五服之内的堂兄弟都没有。为了撑起这个寒薄的家庭,祖父节衣缩食,送父亲念书识字,使他能成为村里不多的“文化人”,在生产队当了会计,又在大队渔场当场长,于苦难中争得了一些体面。

可以说,父亲是尝到了读书的甜头,所以,他对我们兄弟姐妹读书特别上心。我家人口多,收入少,又无三兄四弟照应,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但我们七个兄弟姐妹,与村里的同龄人相比,书都算读得多的。轮到不大不小,正好生在中间的我读书时,家里经济更加拮据了。既想要我多读书,又想要省钱,父亲就先在家教我认字、算数,然后直接把我送进村小读三年级。

读完高中,我还只14岁半,虽然个子矮小,但别人以为我成人了,同意我去百里外的六都寨修水库。修着修着,恢复高考了,父亲把我叫回来报考。因仓促应考,当年冬天的高考名落孙山了。考完后,我又要去修水库,父亲要我在家复习迎考,他先叫姐姐、后自己去替我修水库。第二年夏天的那场考试,我有幸考上了中师。

中师毕业后,我分在一所乡中学教书,头年月工资27.5元,转正后也只有34.5元。教了几年书,工资没有涨上去,比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挣的钱少多了。这时,父亲又去贵州、广西做生意了。寒暑假里,我要跟他去做生意挣钱,可他说:“你假期也可以读书,书多不压人!”硬是不让我去。以后,他又办了加工厂,我要入股,他也不同意。在他眼里,只有读书是天底下第一好事。每每这时,母亲也在一边帮腔,“钱挣多了有什么用,易遭强盗抢、被贼惦记,只有书,读在肚子里,强盗抢不到,贼偷不了!”父母的态度,使我最终断了挣钱的念想,一门心思与书为伴,即使后来改行从政,还是一有空就读书。日子长了,书的确读了不少,专科、本科文凭拿到了,业余写作发表了上百万字的作品。后来回到母校邵阳师范当党委书记,我坚持与教师一样上讲台,讲的课深受老师好评、同学欢迎。

排除杂念,专注于读书以后,我感觉到自己真的与时俱进了,便又像父亲督责我们一样,要求儿孙勤奋读书。儿子小读书写作业时,我也在旁边支张小桌子读书,既是监督他,也是想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他。儿子以600多分的高分考上了华中科技大学,未毕业就被一家国有大型企业把档案要了去,毕业的第二年,又以高分考进中央垂直管理的公务员单位,然后从基层考入省级机关,再又考取系统与厦门大学签约的研究生,边工作边读研,顺利地拿到了文凭。大孙女陈炜彤,一直与我们一起生活。她好动,读书有点坐不住。我从《诗经·静女》中给她取了个名字,寄希望于她能在读书方面有点造化。为此,我经常带她去图书馆,让她多感受一些读书的氛围。

除了读书,“为善”也是我家的祖训。我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听父亲说“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我问是什么意思,他说,一个人要多做好事,你帮助别人,为别人提供了方便,反过来也会方便自己。我家单门独户,能够在当地立足,得益于他广结善缘,乐于助人。而在这方面,母亲比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从小去外婆家,只看见外婆一天到晚跑了东家跑西家,总是在帮人家做这样那样的好事。外婆村子是个大院子,有几百号人,都说“秋婆婆是百里挑一的大好人”。大家不仅对外婆特别尊重友好,对她的孙辈们也格外关心。我在院子里不管惹了什么祸,只要听说是秋婆婆的外孙,谁都对我很宽容,一个劲地说,“没事没事,以后小心点就是了。”母亲传承了外婆的优良品德,时刻不忘帮助他人,处处都在行善积德。伯祖父没有后人,吃队上的五保,本来由生产队派人照顾,但母亲像儿媳妇一样,细心照料着伯祖父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使他从未感到孤独。对八奶奶、喜婆婆等不沾亲带故的五保老人和一个孤儿,家里偶尔吃点好的,母亲总要分头给他们送过去。那些年,我家常常吃了上顿愁下顿,可是,对上门乞讨的叫化,母亲总要打一勺饭、抓一把米递给他们。

老一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今,我在书房里挂了一副对联:“绵世泽莫如行善;振家声还是读书。”以此鞭策自己,激励儿孙,笃行不怠,努力做到读书为善两不空。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扬桂

编辑:杨晓

阅读下一篇

返回隆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