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望云峰丨新君:有一种向往叫过年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新君 编辑:杨晓 2025-02-10 08:53:08
 
—分享—

过年,真的很好,很美

过年,是我们最向往的。从腊月初八,拉开了过年的序幕,到腊月廿四日,过小年,就正式进入过年模式。小时候,三五个发小拍着小手,在走廊上唱着歌谣:二十四祭灶王,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宰年猪,二十七杀大鸡,二十八春糍粑,二十九蒸甜酒,三十夜年夜饭。

小时候,盼过年,主要是盼新衣裳。过年前,父母会请院子的裁缝师傅给我们每个人制做一身新衣服。吃了年夜饭,正月初一清早,一家人穿得整整齐齐,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欢喜,出去给本家亲戚拜年。

盼望过年,就是盼望吃餐好肉,打个牙祭,过过嘴瘾。我们家兄弟姐妹多,与父母一起在老屋过年时,过年很热闹。我家老屋很宽,三间瓦房,家里有大灶,有荷叶锅,有磨,还有舂米的碓。左邻右舍准备年货,如打豆腐、舂糍粑、蒸甜酒、杀年猪等都在我家老屋完成。到了二十九晚上,就是除夕前一个晚上,整个院子都沉浸在欢乐之中,都在希望中等待,所有繁忙都趋于平静,父母也没了平时的严肃,显示出了慈爱,左邻右舍碰个面,满口都是“恭喜发财,新年快乐”,总之,整个世界都是那么的美好。就连课本中的黄世仁也会让杨白劳安安心心地过个年。天慢慢的暗下来了,外面过路的脚步声越来越少了,我们家就开始准备炆年缸了。那时很穷,我们家一般是用猪脑骨猪脚或一丁点腿子瘦肉或一个猪弯子和着很多白萝卜,一大荷叶锅。这年缸萝卜要吃到正月初五,母亲说,酸了才有味,一般情况不准吃,三五天才能吃上一回。过年后,我们每天缠着母亲要吃。从炆年缸肉的第一把火开始,兄弟姐妹都凑到一起,围坐在大灶周围烤火,双眼盯着锅盖,口里吞着口水,催大姐把火烧大点。过了两个小时,父亲用菜勺戳了戳肉皮子,能戳烂了,就可以把所有肉、骨头捞出来,放到砧板上凉好。这时,我们连吞口水,想用手抓肉吃。母亲走过来说,要先敬菩萨和祖先,于是我们端着肉拿着酒来到堂屋神龛前摆好,装香点烛烧钱纸。母亲口里小声念叨着求神灵和先祖保佑全家身体健康五谷丰登之类。敬祭完毕后,父亲把骨头上的肉全剃好了放在砧板上。我们把这肉叫砧板肉,用手抓着,大口地吃,把一年的欲望全吃了出来,嘴角冒油,这肉的香气,这肉的味道,至今难以忘却。

过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家人团聚,祭祀祖先,庆祝新年,祝愿好运。在我们农村,过年还有许多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贴春联、挂灯笼、拜大年、放鞭炮、舞龙舞狮、唱土地、元宵观灯等。过年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

盼望过年,盼望春节长假,把自己从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中解脱出来,探亲访友,带着家人游山玩水,享受与家人、朋友团聚的美好时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过年的形式也在不断地改变,但无论怎样变化,我们对过年的向往,却始终如一。因为,过年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家的温馨。

如今,年味越来越淡,年夜饭与平常的饭菜差不多,只是多了几个菜,拜年也只是做个样子,走个形式,像送快递一样,一个上午走了三四家亲戚,放了鞭炮,喝了口茶,领了红包,就抱拳告别,来年再见。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是心想之,向往之。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新君

编辑:杨晓

阅读下一篇

返回隆回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