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沃野田畴绣春光 ——高平镇春耕备耕生产一线见闻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胡权 阳浩宇 编辑:罗勇军 2025-04-11 16:20:39
 
—分享—

隆回新闻网4月11日讯(记者 胡权 实习记者 阳浩宇)春和景明催人奋进。阳春四月,行走在隆回县高平镇的陌野田畴,智能化插秧机在田间划出笔直线条,自走式旋耕机翻起肥沃的泥浪,植保无人机在空中织就智慧网格,智能灌溉系统在育秧大棚里精准喷淋……一幅幅生意盎然的春耕图在广袤的田间地头徐徐展开。

万亩示范片不负春光

4月10日(1)_看图王.jpg

作为隆回重要种粮基地,高平镇山间盆地的平坦地形和富饶的耕地,承担着区域粮仓的重要职能。

在石脚村万亩双季稻综合示范片,高速旋转的插秧机、轰鸣的旋耕机与低空盘旋的植保无人机“列阵”田间,随处可见抢抓农时的忙碌景象。据悉,该镇万亩双季稻示范片辖26个行政村,示范连片面积17393亩;采取“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机插机抛、统一机械深施肥、统一绿色防控、统一物化技术”;产量目标为核心区双季稻亩产1100公斤,应用区双季稻亩产1050公斤。

今年,高平镇围绕“粮食播种增面积、种粮大户增户数、粮食生产增产量”“三增”目标,全力压实粮食生产责任,打造万亩双季稻综合示范片1个、千亩示范片2个;力争全年粮食总产突破4万吨,以实现“种植面积、粮食总产、农户收益、种粮大户”只增不减为目标,致力构建“种管收储加”全产业链,让“高平粮仓”的品牌更加响亮。

机械智作抢抓农时

4月10日(3)_看图王.jpg

随着机械化、智能化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农业领域,科技正助力春耕生产解锁“新密码”。

连日来,高平镇供销合作社理事长江怀军忙个不停。为确保农机在春耕生产中发挥最大效能,江怀军带领着农机技术服务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

这位被农户称为“农机大管家”的理事长,正通过“耕、种、防、收”四大社会化服务模块,为全镇4家水稻种植合作社、72户种粮大户(百亩以上)织就机械化服务网络。江怀军告诉记者,该镇目前有农机合作社11家、大型旋耕机50台、大型收割机34台、高速插秧机16台、高速有序抛秧机9台、大型烘干机18台。得益于农业机械设备的广泛推广,农业机械化正助力抢抓农时,释放更多生产力。

在高平镇召开的全县水稻机插机抛秧演示会现场,记者见证了现代农机的精准作业魅力: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插秧机在泥浪中划出笔直绿线,将传统双人作业精简为单人操作,其厘米级定位精度更让株距行距实现数字化管控;植保无人机编队掠过青苗,雾化药剂均匀洒落叶片正反两面……

智慧农业加速迈进

4月10日(2)_看图王.jpg

在高平镇大桥社区育秧工厂的连栋阳光大棚内,自动化喷淋系统正精准灌溉,物联网传感器将土壤墒情实时传回,为精准灌溉提供数据支撑。

高平采用“智能化暗室工厂集中育秧”与“阳光温室大棚炼苗”相结合的现代农业技术,通过浸种、播种、叠盘、催芽等标准化流程,使早稻秧苗出苗率达95%以上,缩短秧苗生长周期5天左右,有效保障春耕生产进度,成为该镇实施推进农业现代化、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实践。

高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阳祝会表示,高平正在奋力向“智慧农业”加速迈进,“人工智能+农业”的模式正加快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

在技术转化关键环节,县农业农村局专家技术团队联合该镇组建百余名“土专家”联村包户,把技术课堂搬到田间地头,面对面教技术、手把手解难题,确保技术指导精准到田。同时,联合湖南大学专家教授开展集中培训,并建立定期交流研讨机制,真正实现技术推广从实验室到农田的无缝衔接。


记者手记:当尖端科技遇见乡土智慧,数字赋能叠加人才战略,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便能迸发出惊人的新质生产力。

行走在隆回的春野,轰鸣的农机声里激荡着千年农耕文明的现代回响。“扛牢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信念,已化作田间地头的具体行动。近年来,隆回通过实施农业设施化、生产机械化、服务社会化,加快推进粮食产能提升“双十工程”(藏粮于地“十确保”、藏粮于技“十突破”),打造更高水平的“隆回粮仓”。

记者认为,广袤田野永远是新旧动能转换最生动的试验场。产业振兴的密码,就藏在这片沃野田畴对现代科技的深情拥抱里。


一审:周颖 二审:马梦娜  三审:罗勇军  终审:隆正平

来源:隆回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胡权 阳浩宇

编辑:罗勇军

阅读下一篇

返回隆回新闻网首页